思政育人深耕细作 培根铸魂共谱新篇
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研讨会暨《学生读本》专题培训纪实
文/基础学科部 袁文沁,图/基础学科部 黄佩佩
浏览量 260
时间 2025-04-16 15:59:55
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门关于思政课程的重要部署,全面提升中职阶段思政课教学质量,学院基础学科部于4月7日召开“大思政授课工作培训会议”。会议由基础学科部主任莫霄、思政教研组组长张红慧老师主持,47位大思政《学生读本》授课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,共商教学新思路,共谋育人新篇章。
自本学期起,基础学科部创新实施“晚自习+主课堂”双轨教学模式。针对中职一年级学生特点,将《学生读本》课程纳入晚自习教学序列,按照“2+1+X”模块化设计:每周2课时系统授课,1课时机动辅导,预留X弹性时间用于个性化答疑。通过16课时的浸润式教学,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,又兼顾学生认知规律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课程将建立“过程性评价+终结性考核”双维评价体系,自下学期起正式纳入思政必修课学分管理,实现思政教育从“软要求”向“硬指标”的实质转变。
会议构建了“三维一体”教学资源库。在权威平台方面,精选人民网“百年党史”数字馆、央视网改革开放全媒体数据库等国家级资源;实践场域方面,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展厅、数字博物馆虚拟实景资源;校本特色方面,开发“身边榜样”“工匠故事”等本土化案例集,结合学生兴趣点,打造生动课堂。
围绕学生读本的八个章节,会议提出“因材施教、突出重点”的教学建议。鼓励教师结合学生实际,选择性讲解核心内容,灵活运用案例教学、互动讨论等方式,提升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。
会议最后,张红慧老师结合自身经验,分享了授课方法与课堂设计技巧,号召全体教师以学生为中心,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,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、入心。本学期课程已全面启动,教师们将带着会议精神,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,为中职学生的成长筑牢思想根基。